EN

      和華全動力一起關注我國首臺空間3D打印機

      發布時間:2016-04-20 15:01:35    作者:陳辰    分享到:
      返回列表>
             日前,新華社發布的一條“關于我國首臺空間3D打印機研發成功”的消息引發了全球矚目,也引發了華全動力的高度關注。作為一家新興的發電機組制造企業,華全動力始終重視科技創新,結合企業實際,不斷加大企業在設備更新、技術引進與研發、創新經營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完善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生產品質,從而使得華全產品和品牌的影響力、競爭力不斷增強。“中國 科技的進步和不斷突破,激發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也促使我們企業更加堅持不懈地推進創新,堅定不移地走好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華全動力總經理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根據新華社發布的消息,由中科院重慶研究院與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共同研制的我國首臺空間3D打印機于日前正式問世,并在法國波爾多完成了拋物線失重飛行試驗,能夠在微重環境下完成3D打印。
             據中科院重慶研究院3D打印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段宣明介紹,該打印機零部件尺寸達200×130mm,是美國 航空航天局(NASA)首臺空間在軌打印機打印尺寸的2倍以上,也超過了今年3月26日NASA運至國際空間站的升級版3D打印機打印尺寸。
             據悉,今年3月上旬,該打印機已在法國波爾多進行了拋物線失重飛行試驗。3天共進行了93次打印測試,實現了塑料和復合材料等2種材料及失重、超重、正常重力狀態下3類工藝參數,4種模型等微重力打印,成功獲取了微重力環境下對3D打印工藝參數影響的實驗數據,為我國2020年完成空間站建造及后期運營奠定了基礎。段宣明介紹說,空間在軌3D打印制造是解決空間站維修保障需求的有效方法。目前空間站宇航員對地面的補給依賴較為嚴重,空間站幾乎所有用品都需要地面補給,尤其是一些精密儀器設備。如果宇航員能夠在失重環境下自制所需的實驗和維修工具及零部件,將大幅提高空間站實驗和維修的靈活性,減少空間站備品備件的種類、數量及運營成本。
             據了解,空間站等待一次地球補給至少需要半年,而3D打印只需要1-2天就能生產出需要更換的零部件。段宣明說,“目前這臺打印機是他們研究改進的第三版,通過對設計、電機、傳動設備的不斷研發并經過失重飛行試驗,證明該打印機在地球上斜著、倒著,在微重、無重力條件下都能打印,且打印效果與國外水平相當”。他又說,希望此項成果能應用于我國空間站。

      <上一篇快訊:華全動力與聊城建坤路建成功簽約 下一篇>世界地球日:華全動力倡導環保理念,進行綠色生產

      華全集團,助推未來 總部地址:山東濰坊經濟開發區古亭街11666號 主題分站:產品站資訊站視頻站

      銷售:400-188-0536
                159 0536 1059
      售后:400-162-0536
      座機:0536-8185701
      傳真:0536-8185701

      Copyright (c) 華全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 魯ICP備16018022號-52 

      • 免費電話

        15905361059

      • 微信客服

      • 關注抖音

      • 回到頂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池州市| 会宁县| 高淳县| 德庆县| 辽宁省| 呼和浩特市| 曲周县| 宣恩县| 白银市| 集安市| 凤台县| 富源县| 临洮县| 萝北县| 望奎县| 星子县| 新建县| 潜江市| 周宁县| 苏州市| 宽城| 山东| 黔江区| 平和县| 靖宇县| 措勤县| 通城县| 太仆寺旗| 崇信县| 桓台县| 军事| 鱼台县| 镇远县| 洞头县| 吉首市| 巴楚县| 乌拉特后旗| 南澳县| 剑川县| 吴旗县| 临夏县|